首页

脚奴论坛

时间:2025-05-23 03:56:16 作者:央行: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 浏览量:77570

 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题: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不完结的故事

  ——专访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

  中新社记者 崔白露 王宗汉

  当今世界,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,但如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,依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。

  波兰华沙科兹明斯基大学转型、一体化和全球化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(Grzegorz W. Kolodko),于1994年至1997年、2002至2003年担任波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,任职期间带领波兰经济走上快车道。近日,他在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时表示,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不完结的故事,中国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要贡献,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

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
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二届通州·全球发展论坛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,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在论坛期间接受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。图为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19日在论坛现场发表致辞。中国人民大学供图

  中新社记者:任波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期间,您带领波兰经济快速发展。在您看来,成功得益于什么?

  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:我是一名经济学教授,研究兴趣为宏观经济学、经济政策和国际政治经济学。我的研究领域偏政策导向,因此多次受邀从政,担任波兰中间偏左政府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。

  波兰的成功,来自基于知识的政策和参与全球化。

  波兰经济自由开放,与世界共享全球化成果。决定加入欧盟后,波兰通过结构性改革和制度建设达到欧盟规则和法律框架要求。这些改革使波兰取得了成功,在中东欧经济体中表现优异,成为欧盟经济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。

视频:【东西问】波兰前副总理科勒德克: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不完结的故事来源:中国新闻网

  但这已是历史了。当前波兰有了新挑战,如通胀压力、移民问题等。作为一名社会科学领域学者,我希望有更多基于知识的政策出台。这并不容易。要成为先进的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社会市场经济,波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
  中新社记者:您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?

  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:首先应理解什么是现代化。过去,人们谈论改革、结构性变革和制度建设,现在有了“现代化”这一全面术语,它包含了技术、制度和经济政策的现代化。

  此外,还应理解什么是现代化的目标。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,我认为有两个方面,一是在全球化下保持甚至提高中国经济的长期竞争力,二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。这意味着既要使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,又要让国内社会感到满意,两者缺一不可。中国的现代化可能在某些方面启动得较晚,比如讨论环境保护议题。但现在也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重要的是,市场这只“看不见的手”与政府这只“看得见的手”协同作用,能使中国更好地协调政策应对挑战。

  中国式现代化与我提出的新实用主义理论契合,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、环境保护相结合。经济、社会和生态相互联系,如果三者动态平衡,现代化将更成功。

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所著的《中国能否拯救世界?》书籍封面。受访者供图  

  中新社记者:当前,不少学者认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的落实情况不甚理想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哪些困难?各国应该怎么做?

  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:2000年,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(MDGs)启动,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。2015年,联合国又更进一步,提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。这一目标更全面,摆脱了狭隘的生产最大化思想,着眼于经济、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和持续发展。

 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,中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,中国完成了很多工作,甚至超过西欧、北美的一些富裕国家。

  这些全球目标促使我们关注到那些可能被忽视的问题,如性别平等、清洁水源、卫生健康等。不幸的是,当前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比几年前更多。因此,各国应在联合国和地区性框架中协调行动,如在金砖国家、欧盟、南方共同市场、东盟等机制中讨论这些议题。

  到2030年,也许联合国会宣布205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。我也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,马拉松会有终点,但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不完结的故事。譬如,人类一边污染环境,一边改善环境;一边面临老龄化和疾病,一边推动医疗发展。中国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要贡献,其他国家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,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。

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在北京参加2006年全日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。受访者供图  

  中新社记者:您怎么看待绿色转型和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?

  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:如果没有矛盾,就不需要经济学家了。绿色转型、保护环境代价高昂,会对收入分配、税收和失业率造成影响。作为一门科学,经济学要考虑如何为政策制定者管理和协调政策提供支持。所有人都知道应向可再生能源过渡,但其费用不菲。我认为,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(PPP)是促进经济向绿色转型的有效工具,即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,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项目建设和运营。

  中国在绿色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。在上海、西安或北京街头,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绿色车牌的电动车,以及许多花、灌木和树。

  很多国家讨论了绿色能源的必要性,包括一些国家决定2030年或2035年不再生产新的燃油车,但现在也在试图推迟这个日期。由于中国在电动车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惊人发展,一些西方工业制造国无法与其竞争,因此便出现一些“脱钩”“去风险”“产能过剩”等言论。这些国家应与中国进行积极而有建设性的互动与合作,而不是搞贸易战和“去风险”。

  如果西方国家要与中国公平、诚实地展开竞争,唯一方法是加速现代化进程。从更长远角度看,过去25年全球化进程里中国发展迅速,也给富裕的西方国家带来好处。但政治逻辑不同于经济逻辑。这也是我为什么呼吁以知识为基础的政策,提出以政策为导向的新实用主义经济理论。

  中新社记者: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,如何推动中欧之间更好务实合作?

  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:欧中合作双方互有利,这种合作也将继续下去。但这并非一条坦途,大多数时候有好消息,有时也会出现问题,或来自误解,或来自利益冲突。

  如果存在利益冲突,正确的解决方式是谈判。谈判实际上是诚实地说出各自想法,并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协,而不是使用关税、制裁或贸易战,因为这些行为会引发连锁反应,贸易战中没有赢家。

  而媒体、学界需要向民众解释为什么事情会如此发展,因为事情远比单纯说谁对谁错复杂得多。欧中间的正常利益冲突是可解决的。从长远看,欧中关系将得到改善。

  中新社记者:作为一名经济学家,您怎么看文化的力量?如何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?

  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:文化交流是基础,不仅因为文化本身是一种价值,还因为它能为经济发展创造和平环境。

  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为例,它不仅包括公路、铁路、港口、机场等基础设施投资,还包括人力资本投入。我现在也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,教授经济发展中的地缘政治变化相关课程,课堂的90名学生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,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。此外,我最近在波兰的中国电影节上看了中国电影,也欣赏了中国乐团的音乐表演。

  中国进一步放宽了签证政策,人们能更便捷地前往中国。文化交流中,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,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相互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,进而实现经济合作,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合理政策。

  不过,如果你去纽约、柏林或华沙的书店,会发现并没有很多中国当代文学译著,西方社会翻译的中国作品不够多,听的当代中国音乐不够多。在学生培养方面,欧中之间取得很大进展,在波兰也有一些中国学生,但我希望能有更多。如果人们只看某些媒体呈现的画面,很容易产生偏见。有时理解彼此的最好方式,就是去对方国家旅行、观察、接触和讨论。因此,我们应更加重视文化交流。

  我个人非常关注文化交流,它有助于人们相互了解。作为一名教师,我想教大家尊重差异。人们有不同的诉求、想法和行为习惯,而差异大多数时候是一种创造性力量。文化交流,是观察、理解和欣赏差异的重要途径。(完)

  受访者简介:

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。受访者供图

  格泽高滋·科勒德克(Grzegorz W. Kolodko),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,波兰华沙科兹明斯基大学转型、一体化和全球化经济研究中心主任。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、发展经济学、发展政策、比较经济学等。他于1994年至1997年、2002至2003年担任波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,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世界银行、联合国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担任高级顾问。著有《21世纪政治经济学》《真相、谬误与谎言:多变世界中的政治与经济》《中国能否拯救世界?》等。

【编辑:王超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韦祖良在致辞中表示,澳大利亚江苏总会成立于1998年,澳纽工商联合总会成立于2008年,会员超过3500人,分布在悉尼、墨尔本、昆士兰州、西澳、南澳及新西兰奥克兰等地。过去一年,两会积极组织会员参与中澳经贸交流活动,包括9月携百余名企业家会员参加中国消费品(澳大利亚)展,与江苏及其他中国企业展开合作;组织多位企业家赴上海进博会和广交会参展;协助南京、苏州、无锡、南通、常州、盐城等江苏城市政府代表团在澳开展招商引智活动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两会成功协办了世界通商大会悉尼站,为促进中澳经贸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,并获得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及澳大利亚政府相关机构的高度评价。他表示,展望2025年,两会将继续帮助更多江苏城市赴澳推广经贸合作,深化中澳双边交流,携手开创新局面。

娄勤俭回应美国大选是否影响中美关系

如今,在400多年历史的琉璃牌楼见证下,在与700多年历史的东岳庙隔路相望中,这里成为市民们,尤其年轻人喜爱的空间,尽显古今交融的文化之美。(记者 杜燕 熊然)

天津南港工业区120万吨/年乙烯项目投产 助力石化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

王尉育表示里约侨胞积极发挥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作用,为中巴各领域交流与务实合作做出了不可或缺的积极贡献。江苏省人大代表团的到来,为未来在里约举行二十国领导人峰会系列活动的顺利举办增添信心。

韩国警方传唤调查防间谍司令官吕寅兄

按照克里姆林宫的说法,中俄两国领导人将确定进一步发展合作的方向,并讨论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,两国元首将签署联合声明,也将签署多份双边合作文件。这似乎意味着,中俄两国将进一步合作,一是加强地缘政治合作,平衡西方的霸权政治;二是加强中俄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,为全球南方的共同发展,创新路径;三是设法破除“新冷战”,为全球自由贸易开辟新路径,以不同于西方的所谓价值观外交,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。总之,中国将积极倡导建立和平、公正、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,减少杀戮,增进友善,为和谐共处而努力。

中新网评:勾勒大写的中国,传递向上的力量

银川5月6日电 (记者 杨迪)记者6日从银川铁路部门获悉,2024年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银川客运段共运送旅客66.92万人次,创“五一”假期旅客运送新纪录,单日运送旅客最高峰为5月5日,运送旅客14.37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;银川火车站管内各站共计发送旅客27.85万人次,5月1日为客流高峰期,发送旅客6.67万人次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